Joseph-Maurice Ravel (1875~1937)

˙生平
         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和德布西同為法國印象派代表。七歲的拉威爾開始學習鋼琴,五或六年後開始作曲,在雙親鼓勵下,他進入巴黎國家音樂學院就讀。

         拉威爾在音樂學院師從加布里埃爾·佛瑞 (Gabriel Fauré, 1845 – 1924) 長達 14 年,在校期間曾多次嘗試獲得羅馬最高獎 (Prix de Rome : 法國政府頒發的獎學金,使學習藝術的法國青年可以到羅馬進修),但是都失敗,1905 年拉
威爾再次角逐羅馬最高獎,當時他的呼聲最高,結果敗給 Victor Gallois,拉威爾顏面無光,開巴黎國家音樂學院,董事 Théodore Dubois拒絕讓拉威爾獲獎而引發廣大的公眾抗議,小說家與音樂學者還發表公開信表示不公,最後 Dubois 被迫離職,Gabriel Fauré 繼任取代其位,巴黎媒體將此事件命名為 Ravel Affair。

        1928 年拉威爾完成曠世作品波麗露,長達 15 分鐘的反覆旋律在管弦樂壇獨樹一格,雖然不受拉威爾本人喜歡,卻獲得樂手和樂迷熱情擁抱,廣泛被運用在之後各種場合及電影之上。

        1932 年拉威爾在乘坐計程車時撞到頭,當時覺得傷害不大,不過隨後卻開始出現失語症狀,隔年他為電影版的唐吉訶德製作配樂,後來發現自己無法作曲,因為無法將腦子裡的音樂寫下來,他的位置被換掉,由 Jacques Ib
ert 接替。1937 年末拉威爾同意進行腦部手術,他在手術中醒來,呼喊其弟 Edouard 的名字,隨後進入昏睡,不久後往生,享年 62 歲。

˙豎琴樂器簡介
         Harp (豎琴),是一種大型撥弦樂器,是現代的重要管弦樂團樂器之一。豎琴可作獨奏、重奏和合奏,屬多功能的複音樂器。其流傳地區甚廣,在歐洲、美洲、亞洲等地區亦有出現豎琴類的樂器。豎琴在古埃及稱為貝尼琴古希臘和古羅馬稱為里拉琴,中國亦有一種稱為箜篌的豎琴。

        豎琴的起源已難以考究,普遍認為豎琴是由「弓」為靈感演變而來,而其起源時間至少可追究至西元前3000年古地中海和中東地區。在當時,古埃及人將豎琴視為一種神聖的樂器,用於宗教儀式,後來才漸漸傳入歐洲、亞洲等地區。

        中世紀時,遊吟詩人已使用稱為巴地克的豎琴,使其風行整個歐洲,不過直到17世紀的歐洲,豎琴仍未發展完全。1720年,德國霍布如克(Jacob Hochbrucker)設計了裝置了五個踏板的豎琴,以踏板控制弦鉤;1810年,法國鋼琴製造家艾拉爾德(Sébastien Érard)發明了現代化的踏板豎琴,其後在1897年,另一法國人亦發明半音豎琴。豎琴在法國得以被推廣,更成為管弦樂的撥弦樂器之一。

        早期豎琴只能撥奏自然音階排列的少數弦,所能彈奏的調性有限,踏板豎琴可以彈奏所有的升降音,其7個踏板使豎琴可將豎琴變換為任何調的自然音階。豎琴的演奏要雙手並用,但不使用小指,其音色鋼琴相似,不過比較輕柔飄逸,但相對的音量也較為虛弱。豎琴有幾種特殊的奏法,分別是:
  1.泛音:使音色清澈透明,比原音高八度
  2.滑音:使音色發揮獨特的和聲效果
  3.濁音:使音色鏗鏘有力
       

˙Introduction and Allegro for Harp, String Quartet, Flute and Clarinet
       《前奏與快板》,此曲是寫給豎琴、長笛、單簧管和弦樂四重奏的七重奏,作於1906年,是拉威爾最好的室內樂作品之一,這種作曲手法及配器方式使豎琴這種在大型交響樂隊中才能出現的樂器,也成為室內樂家族中的一分子。

         前奏為緩版,從長笛與豎笛四度平行的旋律開始,豎琴以上升琶音進入。弦樂、管樂的分散和弦急速音型後,大提琴表現出一種古典的幻想。接著進入快板,豎琴獨奏以琶音裝飾,呈示典型的多利安樂思,其它樂器裝飾後,佛里吉亞調式的第二主題由長笛與豎琴齊奏呈現。發展部速度變慢,將第一主題的時值擴大,與第二主題作對位性結合,引出豎琴的華彩樂段。華彩之後出現再現部,進入尾奏後,木管喚起本曲主題動機,全體樂器在降D音的主和弦處終止。


        以下附上兩個版本

樂譜版

現場演奏版 (個人較偏好此版本)


˙結語:

         上完本學期的弦樂作品研究,想到說我們還來不及介紹數琴這項弦樂器,於是乎想來挑戰看看。豎琴本身的音色婉轉優美,我認為這種樂器最適合印象樂派朦朧美的音樂特色,於是在選曲時特別著重在印象樂派及法國的作曲家,本來想介紹獨奏曲,但最後會選Ravel的這首七重奏,是因為聽過此曲之後,覺得重奏曲的色彩比獨奏曲更加豐富。

         這首曲子加入了豎笛和長笛,使弦樂的音色加上了管樂的聲響後更加調合,其中豎琴的華彩樂段也使我想起Daphnis et Chloe中豐富的豎琴聲響,所以介紹此首《Introduction and Allegro》,希望大家會喜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